结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身边很多同龄人都觉得结婚生子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单身一人可以活得更加轻松快活简直就是一个太显而易见的事实了!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提高,传统观念和社会责任对当代年轻人的结婚决策影响似乎已经微乎其微。

然而,打破约束之后的自由反而让人不知所措。就好像接受了“上帝已死”后的人们反而感到迷茫和空虚,面临着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重新探索。在新旧文化观念强烈冲突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为什么要结婚;在不受制于传统观念等外部压力之后,我们不得不向内探究,人为什么要结婚。

今天我想抛开传统观念、道德约束、经济条件这些外部约束,纯粹地从自我的需求出发,重新审视我为什么需要(或不需要)结婚,结婚究竟是不是一无是处了。我真的很好奇,在突破传统观念约束后继续毅然选择结婚的人是出于什么考量;如果我放弃了结婚,我又究竟失去了什么……

申明以下几点并不全面,也并非只有通过结婚才能实现。

  • 我首先想到的是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基本需求。爱情往往是一种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确定性的渴望,它驱使我们在无常的人生旅途中追寻恒常,带来既充满希望又包含痛苦的复杂情感。相对而言,结婚则是对这种确定性的直接追求。在当事人的坚定承诺以外,还能够得到社会和法律的背书。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的存在能够更加加深这层关系。

  • 其次,我们需要可靠的生活帮手来共同面对世界。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无条件信赖的伴侣,一个在面临挑战时可以共同商讨的对象,一个在背后给予坚实支持的人,一个共同经历生活琐事的伙伴。在结婚中,伴侣可以成为彼此的支持系统,共同应对日常生活的压力和挑战。这种相互支持可以减少个人的负担,增加生活的效率,并提供经济、心理、成长、生理等多个层面的价值。

  •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丰富的人生体验。抛开外在约束,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体验。结婚毋庸置疑会为普通人带来很多全新的体验。人们会经历许多在单身时期无法遇到的事情。从婚礼的筹备,到家庭的建设,再到可能出现的育儿挑战,每一步都是新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育儿,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结婚似乎是必经之路。这些经历,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宝贵的,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生活故事的一部分,并且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自我理解。

  • 最后,结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不仅代表着两个人的爱情和承诺,更是一种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首先,遵循这些传统和价值观,可以使个体在社会中获得认同感,被认为是守规矩、负责任的人。其次,婚姻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关系。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家庭的联合。通过结婚,个体可以与配偶的家庭建立紧密的联系,拓展人际关系,从而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这种稳定的社会关系使个体在社会中具有更强的归属感。

那么为什么有人不想结婚甚至恐惧结婚?

人们对于结婚持抵触态度的原因是多元而复杂的。首先,有些人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婚姻的深层意义和潜在益处。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结婚不仅仅是个人的联合,更是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的一种体现,以及为个人提供情感支持和共同成长的机会。其次,对于婚姻带来的新挑战和责任,如婚姻中的矛盾冲突、经济负担,包括购房和养育孩子的成本,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些担忧可能会让他们对结婚持保留态度,担心婚姻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此外,还有一些人强烈追求个性与独立,他们可能对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庭模式感到束缚。这些人可能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受传统家庭角色的限制,他们可能担心结婚会迫使他们牺牲个人的自由和追求。

每个人的生活选择都值得尊重,而社会应该提供一个多元和包容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